
特大畫幅(包括中堂、大畫心及覆背后的大裱件等)不太常見,而一旦遇到,除操作比一般畫幅難度大以外,其上墻掙平也很棘手。特大畫幅的濕度大、接口多,不易提起、貼正,而且提起時稍不慎重還會將背紙損壞,或使鑲、接縫提開;掙平的過程中還可能使畫心斷墻。因此,對特大畫幅的上墻掙平,應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,以防患于未然。
覆背后的大中堂在上墻前,應先將其水分基本吸出(用墊紙排刷的方法),以減輕其重量,然后兩人協(xié)作,同時提起中堂的上下兩端。提時,必須用干宣紙(或用鑲料紙)墊在被提處,手指大面積夾住畫幅提起。不可用兩個手指(拇指與食指)捏提,否則可能將背紙?zhí)釥。
為使畫幅貼正貼直,要用一根與畫幅同長的縫衣針套住針錐,下墜一重物,貼住天頭上端后,將針錐扎在畫首的轉邊處固定在墻壁上,線即下垂,然后以此線為準貼好大中堂。
特大畫心和覆背后的特大裱件不可采用上述方法上墻,因為它們不但接縫多,而且畫幅沉重,提起時容易扯斜,嚴重的還會使畫幅嚴重脫節(jié)。為避免這種狀況的出現,可將其貼在潔凈平整的地面上或平擺著得活動拼板上。
方法是:將地面擦拭干凈晾干后(或將活動板壁對齊、對嚴),使其面積超出畫幅面積,然后用托后的綾絹條貼在每個板壁的對接縫上,使壁與壁之間連接起來。貼綾條的目的是避免畫幅貼板后,拼版的接縫處干燥過快造成不勻。地板準備好后,兩人合作將畫幅抬下案來刷平貼實即可。
特大畫幅上墻掙平的過程中,由于干燥不勻有可能使畫幅發(fā)生走墻、斷墻的現象,所以要注意隨時觀察畫幅的干燥情況,如發(fā)現畫幅各部干燥的程度不一致(畫幅接縫處必然干得慢),要避開接縫,在干燥快的地方噴灑些細水花,以使其一同干燥,安全下墻。
|